
在中国新材料领域的广阔星空中,河冶科技以其在高端工模具材料制造领域的领军地位、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荣耀,熠熠生辉。在这里,炉窑作为高合金材料制备的关键装备,其热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绿色低碳制造水平。以高级工程师杨瑛娣为带头人的炉窑创新工作室,凭借在多学科融合创新、节能降碳技术突破及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卓越表现,为企业与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破学科界限,攻克高端材料“卡脖子”难题
面对高端合金材料新产品开发的迫切需求,杨瑛娣炉窑创新工作室勇于打破学科壁垒,融合金属材料学、热工控制、燃烧与筑炉等多专业力量,自主设计研发了粉末IRF炉自动化烘烤、粉末真空脱气、钢锭高温均质化等系列关键炉窑装备。通过显著提升温控精度与炉温均匀性等核心工艺参数,工作室确保了热处理过程达到一级炉性能标准,使粉末高合金材料的组织性能跃升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有力保障了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刀具模具以及零部件的基础材料的自主可控,助力多项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聚焦节能降碳,引领工业炉窑绿色革命
面对工业炉窑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治理的行业共性挑战,工作室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与河北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其创新开发的蓄热式高效低氮燃烧器在多个产线推广应用后,成效显著:单位产品能耗较国家标准降低超40%,NOx排放浓度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同时大幅降低了材料烧损与天然气成本。该项成果荣获河北省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及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工作室还积极参与燕赵巾帼工匠节能降碳创新工作室联盟,深入企业开展诊断服务与联合攻关,已开发相关技术专利6项,并获得河北省专项奖励资金支持,为区域绿色发展和美丽省会建设贡献了专业力量。
构筑育人平台,激发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被石家庄总工会授予“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后,工作室不仅深化了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更主动走进校园,通过“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宣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发青年学子技能报国的热情。工作室创建了独特的典型故障分析可视化展板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一线产业工人的综合素养,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多年来,工作室已成功转化创新成果40余项,为企业创效超5000万元。面向未来,杨瑛娣炉窑创新工作室已明确新的航向:将致力于数字化炉型优选与结构设计,实现炉窑智能化精准管控;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电气化革新,全力打造极致能效的绿色炉窑,推动行业节能经济运行与超低排放标准持续提升,在绿色低碳的新征程上继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