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本文聚焦河冶科技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系统性探索,展现其作为重点用能单位在节能降碳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实践。通过技术革新、管理优化与机制重构,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奔赴,彰显了数智赋能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现实路径与未来方向。
作为全国万家重点用能单位之一,河冶科技始终将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以能源管理体系为指引,依法合规推进能源管理与节能工作,在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多措并举,推进节能降本。围绕“十四五”节能目标,河冶科技从技术、设备和管理三个层面全面发力。在技术上,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在设备上,推动老旧设备更新,优先选用高效能设备,提升运行效率;在管理上,制定了20多项具体措施,并在炼钢、锻造等关键产线推动日常对标,持续优化能耗表现。目前,河冶科技已在降低能耗成本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优化机制,提升管理效能。2025年初,河冶科技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将设备维护人员分流至各分厂。借此机会,能源管理团队主动寻求改进,推动专业融合,使生产活动与节能要求紧密结合。随着新产线投产,河冶科技全面开展能源使用评估,识别关键变量,建立控制标准,强化全员的节能意识。同时,吸纳设备主管和产线工程师加入能源管理团队,利用实时数据精准发现用能异常,实现精细化管理。
创新模式,提高能源效率。面对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用能新需求,河冶科技创新管控思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河冶科技为典型产品制定单耗标准,探索分工序对标,精准分析用能变化;细化用电过程管理,优化主辅设备启停方案,实施循环水按需供应、压缩空气联锁运行等改进措施;重点关注工业炉窑等耗能大户,优化运行参数,降低燃气消耗;在新改扩建和设备更新中,严格执行国家能效标准,优先选用高效设备;并持续推进节能、节水、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
对标法规,明确方向。河冶科技始终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导向,确保能源管理工作合规推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正式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法定路径。河冶科技已明确,在“十五五”期间将重点关注绿色电力的应用,优化能源结构。同时,为满足最新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河冶科技将着力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加快节能降碳改进速度,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行业领先,巩固绿色竞争优势。
未来,河冶科技将继续夯实能源管理基础,以更精细的举措、更务实的行动,不断挖掘节能潜力,提升降碳成效,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